〈乾元殿〉
「乾元殿」座落在地母廟五殿中的最高處,到訪香客可沿著廟埕兩側登天路抵達。登天路最初為階梯式的路面(「萬層梯」),這個設計是神界要讓人記住修行之路「無法一步登天」的道理。登天路盡頭連接的是通往各殿的樓梯,樓梯搭配者清一色的白色雲景欄杆,一路延伸到乾元殿,同時把太陰殿、太陽殿與神農殿串連起來。從這裡的廟埕可以眺望山景、俯視埔里盆地,在物換星移中感受一股超然的氛圍。
地母廟的天公爐設置於此,但這裡供奉的三位神祇「無極老祖、開天古佛、玉皇大帝」,陳述出的是萬物創生化育的「天之元」概念,主祀神無極老祖位階高於玉皇大帝,被尊稱「天父」。三位神祇前後端坐,群龍環繞,從座椅延伸至藻井、屋脊,乾元殿群龍的數目與型態為五殿之冠。由於是天庭皇殿所在,一年當中只有聖誕日才開放讓禮生進入行儀敬果。
建築軼事
天父殿區啟建沒多久,就發生長達一個多月的工程停建風波。王天君要求執事召開(兩里)里民大會,討論乾元殿的存廢議題,期間多位神祇降筆,除讚嘆金鶯脈是珍貴的風水寶地、當前是建廟良機外,也對人心不合、忘恩負義多有微言。後來眾人決議向天界呈上一份簽名並蓋手印的疏文,祈求二十餘日,才獲得上天所降的建造旨。建造的困難與波折,不斷地考驗督建諸神尊與信眾的決心,開啟了接下來十四餘年建造乾元殿的層層考驗。
比起坤元殿的建設來說,乾元殿的興建過程顯得漫長且波折,若從民國五十九年上半年天界降建築旨算起,到民國七十三年地母聖誕前夕才落成。造成延誤的首要因素與地母殿區的建設尚未完成有關,這些工程包括三川、八卦九龍池與慈恩街,加起來是另一段十年的努力,導致建廟經費用罄。所以即便築路委員在民國六十三年,被天界另外賦予籌建乾元殿的任務,並要求在第二年開堂紀念日舉辦動土典禮,進展仍然緩慢。王天君為此感到無奈與不悅,要眾人乾脆拆除閒置年餘的動土歡迎門,在地母殿區完成後直接進行安龍謝土,不必再考慮天地雙全的願景(民國六十五年農曆四月乩日降筆)。
三年後,民國六十八年地母殿區的建設終於接近尾聲。神界在上半年另指派一批新的建廟執事,二度啟建乾元殿。在新舊職務交接典禮前夕,王天君鼓勵眾人積極面對寶湖全景大業,若能早日完成則功勳無量,不過祂也提醒,若執迷不悟將以金鞭懲罰,永久留念。民國六十九年農曆七月,正乩的退休年份也由屆滿的三十年延長五年,協助落實全景任務。就這樣,延宕了十年的工程終於走向收尾的契機,不過這項人神共同的天命經過五年多才勉強畫下句點,依舊是一段試煉人心與人性的過程。
負責重新啟建的廟方執事,有意以三年的工期完成天宮大業,未料接二連三波折不斷,廟運由喜轉悲。不但發生工程組長因公殉職(民國六十九年底)、施工未按照設計圖導致建築師憤而辭職(民國七十年下半年),董事長許清和不久也因病過世(民國七十一年春)。此外建廟經費不足的事實也曾使九天玄女建議眾人可暫時停工(民國七十年),神農大帝甚至答應了執事出售廟裡金飾紓困的請求(民國七十二年中)。至於持續了年餘的土地違建議題(民國七十二年中至民國七十三年中),一直到鎮座大典前才解決。這些紛擾讓神人在不同時段內面臨各類抉擇,其解決之道最終還是以實踐核心價值為依歸。
民國七十年中廟方未按照設計圖施工一事已涉及違法,事態嚴重,神界不但責備人員疏失,王天君、廖天君與馬天君三位神祇更一起赴天界請罪,因為整個事件除了跟工程有關外(王天君、廖天君負責),也是鸞規沒能落實的結果(馬天君負責)。九天玄女提出當時若停工將永遠喪失再建的時機,因此神界也需要謹慎評估。後來,地母帶來上天應允繼續興建的決定,特別強調「和諧、忍讓」能夠扭轉局勢的智慧。這段時期的扶鸞記錄簿內容較之前期坤元殿階段,神界更常表達神人一同建廟的態度,並時時提醒著「和、誠、忍、勤」的道理,王天君甚至把「和志成城、忍讓成賢」當作造就英才的重要訓練。這固然意味著價值觀的實踐對建廟的重要性,其實也點出了一些主客觀因素造成建廟困境,包括地母廟從民國五十三年起持續建廟的人心疲乏,以及天父殿區的一殿二宮(後來變三宮)架構,在施工規模上將更加耗費時日。
興建天父殿區時也經歷了像地母殿區早期挖土整地(切土)的階段。而且,座落的位置因為在更貼近山邊的後方,所以穩固地基外,也需要設置擋土牆,顧及水土保持,工程相對龐大許多,神界對於地基切土這部份的指示集中在民國六十八年開始的二次啟建階段。這個階段的地基切土與廟體粗胚工程同時並進,為了慎重起見,天界特派廖天君再度擔任土部監工。而天父殿區的地基特別涉及風水地穴與地脈,需謹慎小心,神界交代不可動用機器、不可切到石頭(「切皮不切骨」)、補強切土地基,以及順山勢補土石…等嚴格遵循的注意事項。同時在地基左右兩側各安了兩組「九龍扶天宮」,穩固地基外,兼具十八龍「開智」的意涵。後來廖天君任務完成繳旨回天,獲得「天地基功」賜字榮耀,相關工程人員則得「乾坤基功」獎勵,天父殿區進行兩年多的土部工程可說告一段落(民國七十一年五月)。
乾元殿尺寸與定位點都是配合著坤元殿而來,例如寬度與三川殿相同、神祇定位點高度在通天球之上(踏金球),且以此為中軸線…等,不過神像尺寸卻相對大上許多。萬法尊者在民國七十一年四月間指示眾人尋找雕刻五尊神像的紅豆杉,定出了驚人的尺寸,其中乾元殿神祇(坐式、連基座)高度達兩百公分以上(九尺二寸),而太陽殿與太陰殿的主神(立式、連基座)也接近四百公分(一丈二尺八寸)。地母廟尋找適當雕像木料的消息很快傳開,耆老對取得經過記憶猶新。據說這批紅豆杉當時是盜伐的扣押品,在霧社等著被拍賣,許多人聞風而至,躍躍欲試,地母廟也派人參加競標。但現場來了三位黑衣人,撂話木材必須讓給地母廟,否則誰也別想運出埔里。地母廟代表因此順利獲得這批貨,正想如何答謝陌生的黑衣人時,他們早已不知去向,有人將此黑衣人相助的插曲視為神界的安排,傳為美談。
乾元殿不只在神像尺寸的要求上別於以往,對雕刻與裝飾,從廟埕區的欄杆到大殿屋頂、面對擋土牆這一面的屋脊等皆作細緻要求。負責監工的王天君除了因為眾人惹出的法律風波數次回天界領罪外,也常對工項品質未達標準而失望不已,特別是在鎮座的上半年趕工階段,有次甚至說出看破民心,自認無能,請上天另派手藝精巧神明的氣話。地母廟改組後的董事會在此階段參與了比地宮建設時期更多的決策事項,包括處理眾人施工不依照神界監圖,擅自更改的後果。
地母雖然早在民國七十一年底就提到甲子年地母聖誕前鎮座之事,但民國七十三年初的工程進度並不樂觀,所以拖延到九月某次乩日才有確切的指示典禮日期,當時神界依然認為工程進度堪憂,恐陷入「人神同愧」的局面,但在接下來連續六次乩日裡,依序交代了鎮座相關訊息,包括五天超渡法會、開廟門安座儀式與剪綵典禮。
五天超渡法會是在友堂的協助下共同完成的,當時的地母廟還沒有能獨自執行科儀的誦經團。神界以道教的羅天大醮比擬五天法會的重要性,定下了「三萬六千五佰卷經卷、誦一卷搭配念七次往生咒或地母經」的需求,以及大量的超渡用金花(三百六十五支)。開廟門安座儀式在前一晚進行,由三位乩生分別負責三殿的開廟門押煞,二十九位人員擔任安奉神尊、爐、燈、令旗、龍虎旗、金印以及玉筆任務,
一群司禮生替神尊戴冠、披袍、獻花果。地方頭人執行第二天剪綵典禮,廟方為了接待到訪賓客,還造了一座臨時歡迎門,歡迎門依照神界指示,展現上「天」下「宮」的設計巧思,發揮畫龍點睛之效。
建築亮點
乾元殿是落實地母廟「天地雙全」建廟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外觀與規模上,不但與坤元殿產生關連,也延續著同調性。它的建造寬度與三川殿一致,採用北式青瓦屋脊(搭配琉璃瓦當、紅色屋簷),設置球體、八卦與臥龍,並崇尚九五數字。同時,「乾元殿」與「坤元殿」的名稱對應,一殿二宮(或三宮)與一殿二廳的視覺對稱意象類似。
但乾元殿仍有它獨特處,它的「台島無二」發揮在表達一種天界意境上,透過明亮、潔白、群龍圍繞的氛圍,營造出天父殿區的神聖性。其中廟埕四周為數眾多的白色雲景欄杆(白玉欄杆)是一大特色,欄杆的基底皆有青白紅線條繪製的雲朵,主體佈滿了松竹梅的浮雕,但主圖案在各區不盡相同,乾元殿是麒麟與「雙龍立塔」。此外,乾元殿充足的採光所產生的透明感設計,不但能夠及時回應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變化,也更加融入白玉欄杆所營造的雲景氛圍裡。
除了欄杆的雲景外,群龍環繞是乾元殿的另一特色。不但地基裡埋了看不見的十八尾,屋簷四周圍繞著一百零八條,廟埕立著一對銅製龍燈(五龍扶明燈),大殿內的藻井區以及三位神祇座位四周也都是龍,並且都以一種有典故與意涵的組合方式出現,是乾元殿的重要象徵物,本區建築亮點可進一步區分為「屋脊區」、「台基區」,以及「大殿區」三部分說明。
(一)乾元殿屋脊區:九龍扶天球
乾元殿屋脊上立了一座金銀色球體,稱「九龍扶天球」。雖與坤元殿的通天球在位置上相對應,但兩者的造型有差異,乾元殿的天球頗像是坤元殿「五麟扶兩儀」與「通天球」的綜合版。天球底座不再是單純的八卦座,而是由雙面各四條龍搭配中間一條,共九尾雲龍扶天球。中龍頭向前方,腳扶無極卦,卦上的「眼睛」造型與坤元殿通天球「鏡」,皆有透徹、明白的意涵。天球上方裝了避雷針,通天球則無此設置。天球議題前後討論處理了兩年才安座(民國七十二年二月)。
另外,乾元殿屋脊懸掛前匾「乾元殿」與後匾「天之元」(擋土牆側)的設計,與三川敬神台上方一致,唯「雙龍(鳳)扶菊」在此處改成了「雙龍戲珠」與「龍咬珠」的結合。這一組賜號是鎮座前半年,由天闕使者降筆而來。
(二)乾元殿台基區:天雞
乾元殿台基區除了延續坤元殿設置臥龍外,另立了一對「天雞」。神界對於天雞的監圖足足進行了一年,當時人們若不按照指示、或者動了購買成品替代的念頭,都會受到王天君的責難。腳踏五彩文書的天雞是一種頭大、金喙、具有靈性的文鳥,十二長尾代表牠知曉十二時辰。神界要求天雞的姿態要雕塑成「從天優雅而降」的樣子,此意象讓眾人又琢磨了一年,才順利安座(民國七十一年一月)。
(三)乾元殿大殿區:廟門、八卦九龍、九五之尊
乾元殿的廟門鑲嵌了大片的玻璃,正面(三扇)門面的雕刻為「松、竹、梅」搭配「麒麟、鶴、鹿」,側邊(左右各一扇)為「靈芝」(「山雪靈芝」現圖)。這些雕刻主題不但與坤元殿廟門的主題相呼應,更與本區的白玉欄杆圖案在視覺空間上形成一種延續,藉此串連乾元殿內外共同的雲景,呈現天界意象。
民國七十一年四月萬法尊者降筆,指示雕刻神像的木材運送注意事項時,提點了大殿要設計成天庭樣貌,因此乾元殿在空間規劃上,與坤元殿主殿完全不同,六十四根白玉雲柱架起的神祇座台(玉殿台)是大殿的主體。玉殿台上除了供奉三位前後端坐的神祇外,同時擺放了多張文武百官的座椅。而大殿的群龍布局,分布在上方藻井區以及神祇座像周邊,成功地烘托出天庭特有的嚴肅與威儀。
乾元殿的藻井設計可說是地母廟三個藻井當中最具震撼力的一個。坤元殿主殿的八卦、三川的九星圖,都沒能比得上乾元殿的同類設計更加亮眼而讓人注目。神界關於藻井的指示遲至民國七十三年才開始,當時交代此區雖安八卦於屋頂,但不需要畫出八卦爻,取而代之以九條黃金雲龍表達,含珠的九龍龍尾皆越過樑柱,向外延伸,中龍從天而降,在佈滿雲景的天花板烘托下,更顯得栩栩如生。
玉殿台上三位神祇衣飾、座位與法器是另一個群龍聚集區。頭戴通天冠、身穿道袍的無極老祖(上),以及穿著九龍冠、九龍袍的玉皇大帝(下)坐的都是九龍椅,其中主神以「四龍扶椅、五龍朝天父」的設計區辨,開天古佛(中)則安於九龍石雲座上。至於主神座位後方的巨型金色大屏風,其實是五營的「五龍令牌」,令牌上雕了五尾火焰雲龍,龍頭朝上,也是活靈活現。
乾元殿聯匾
中門對聯
乾德崇高萬類帡幪宮殿巍峨齊虎嶺 元勳炳烈四時雨露香煙繚繞篆麟崗
龍邊門對聯
開闢乾坤德澤均沾聖道無疆安合境 天懸日月恩光普照陽春有腳惠群黎
虎邊門對聯
玉殿凌霄黃龍獻瑞八表蒼生憑覆幬 帝居插漢赤鳳來儀九天丹陛自尊嚴
龍邊側門對聯
開化民情南投應瑞寶湖香火千秋盛 天扶國運埔里徵祥地母威靈百世宗
虎邊側門對聯
玉旨尊崇統轄乾坤一朵紅雲籠虎嶺 帝恩感載操持宇宙九重紫氣燦麟崗
內柱前對聯
乾著神威靈昭寶島聖教宏揚匡世道 元開聖蹟宮壯金鶯綱常丕振正人心
內柱後對聯
麗島顯神威法力無邊覆佑黎元流德澤 輿情新廟貌觀瞻所繫革移風氣起人文
匾額
無極無上(民國73年宏碁關係企業董事長施振榮贈)
宇炁母恩(民國73年關山聖地重慶慈惠堂契子女乾元贈)
慈悲聖德(民國73年台中西屯振興宮管理委員會贈)
神威顯赫(民國73年台中縣大里鄉聖興宮三官大帝舜帝廟贈)
宇宙聖門(民國73年台中玉旨三官舜帝宮贈)
乾振元音(民國73年埔里蟠龍殿龍鳳閣懷善堂城隍廟管理委員會贈)
廣結善緣(民國76年國姓南港葉桂英、台北新莊葉玉李、劉信文贈)
一誠有感(民國73年玉井鄉瑤闕宮導修堂贈)
慈德配天(民國73年台中西屯聖慈宮贈)
統御萬靈(民國73年財團法人天旨宮董事會贈)
乾健高明(民國73年埔里鎮寺廟聯誼會贈)
乾元殿相關詩選
庚戌年(民國59年)正月初九日 楊公先師詩
翻龍萬壽典臨期 玉命綸音天父宮 聖蹟寬懷扶柳筆 指針正位囑嚀胸
金鶯吉穴古然台 主細究明意理開 前正後立符碑立 界城顯曲球通栽
庚戌年(民國59年)四月二十五日 玉京使者詩
炷炷清香感上天 群簽螺斗誓丹虔 天宮興址頒音命 眾志成城負責肩
庚戌年(民國59年)四月二十七日 監工王天君詩
父宮準建玉開天 一五八期欣救緣 志鐵勤磨光鏡就 斗城寶筏燦揚綿
天宮準建地良排 當局伸明細量懷 異日準工能立妙 虛無其意慰神開
壬子年(民國61年)二月二十一日 玉虛宮無極天父至尊詩
金谷寶湖造凌霄 鶯結穴奇古色超 建築聳雲三殿妙 基期博賴志英堯
丙辰年(民國65年)四月初五日 慈恩監工王詩
慈恩路未又天宮 著想資源濟拱公 莫怕羊腸行徑險 應揚善魄用心攻
披星戴月經辛苦 廢寢忘餐造德功 大業唯期能早就 前程光耀望和衷
庚申年(民國69年)五月初一日 南天廖天君詩
移山造景穴靈真 三曲九彎六根深 玉碧朝扶鏗鐵固 鴻圖慰達帝心恩
庚申年(民國69年)六月十一日 監工王天君詩
天宮八達地泥基 四正四維立廟宜 早日朝觀何處感 今宵覆答喜君眉
壬戌年(民國71年)四月十一日 監工廖天君詩
一轉二秋伴各生 乾坤基蹟賜民情 始終覆命完天命 任怨任勞助匿行
雨怕霜淋日夜攻 功勞似海似深功 告成基礎能玄妙 永在毋忘一世芳
玉京已旨任回京 永在難忘眾苦情 奏表呈封宜再志 乾坤全景朽長明
甲子年(民國73年)八月二十二日 本宮地母詩
擇期鎮座近眉前 萬事由生忙撥綿 日夜聯勤加上美 完成使命慰神仙
盼望深深禱囑天 辛勞忘記更添聯 寒風秋露臨中寶 歲月休人志上堅
鐵杵磨針今此時 修功得果更生枝 風調奧妙奇中顯 玉燭輝煌燦世眉
高光耀照庶黎民 克志丹誠萬事真 困苦加勤和肯效 安香大典降仙神
大事記
- 民國58年2月寶湖全景構想提出
- 民國63年3月慈恩築建委員會成立(建乾元殿)
- 民國64年4月乾元殿動土
- 民國68年10月乾元殿(與太陽殿、太陰殿)二度啟建
- 民國69年11月立龍柱
- 民國71年1月安天雞、安臥龍
- 民國71年5月乾元殿(與太陽殿、太陰殿)土部完成(廖天君繳旨回天)
- 民國72年2月安天球
- 民國73年11月乾元殿(與太陽殿、太陰殿)鎮座典禮、五天超渡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