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島無二〉

歷時二十四年建設完成的地母廟五殿,座落於寶湖堀已三十餘年。這五殿連同慈恩街,在天界扶鸞降筆時稱之為「寶湖全景」。寶湖全景中的地母廟被視為一艘停泊在湖上津渡眾生的大船「寶筏」,慈恩街則是讓更多人上船的管道;而地母廟「天地雙全」的宮殿設置,亦即天宮(乾元殿、太陽殿、太陰殿、神農殿)與地宮(坤元殿)的搭配,是寶湖「全」景意義所在。不過,寶湖全景並非地母廟最初的樣貌,而是使用了十餘年的舊廟,在不堪整修後原地擴建的結果。建設新廟時不但構思了寶湖全景的宮殿規模,在建築特色上更力求「台島無二」的定位,這股地母信仰的意志力與企圖心,造就現今世人所見的寶湖宮天地堂廟貌。

啟建新廟

民國三十六年十位耆老(王卯、王阿炳、余成、余春枝、林火木、梁壬生、黃丙山、廖枝財、賴路漢、顏丙秋)發起籌建「天地堂」任務,農曆三月十五日在神祇盤古已選定的區塊上,由勘輿師王阿炳進一步確認方位,下半年中秋動工興建,隔年落成鎮座(民國三十七年農曆三月十五日),以後並以此日為開堂紀念日。當時廟宇蓋得簡單匆促,因此屋頂的通風、圍牆、廟宇大門等未能完善,在往後幾年仍陸續處理,甚至有段時間因內部整修而把神尊暫請至「代理堂」(顏丙秋宅內)的做法。

到了民國五十一年舊廟的樑柱已被白蟻蛀蝕,無法再予以修補維持,於是有了原地起建新廟的籌劃。在開堂紀念日前後,擅長風水的神祇楊公先(仙)師指示了廟宇座向,同時認為新廟將是一間由(枇杷里、杷城里)兩里人民共同商建、考慮周詳的善堂、鸞堂,至於廟宇的外觀可以不用太過精雕細琢,實用就好(「勿用過於求粧飾 簡單粗勇亦何妨」)。民國五十三年下半年地母為新廟鑑定方位後,另一位神祇王天君進一步指示了「北式」建廟風格,強調在樸實中追求創意的方向,而有「樸素重新鮮」之語。

到了民國五十一年舊廟的樑柱已被白蟻蛀蝕,無法再予以修補維持,於是有了原地起建新廟的籌劃。在開堂紀念日前後,擅長風水的神祇楊公先(仙)師指示了廟宇座向,同時認為新廟將是一間由(枇杷里、杷城里)兩里人民共同商建、考慮周詳的善堂、鸞堂,至於廟宇的外觀可以不用太過精雕細琢,實用就好(「勿用過於求粧飾 簡單粗勇亦何妨」)。民國五十三年下半年地母為新廟鑑定方位後,另一位神祇王天君進一步指示了「北式」建廟風格,強調在樸實中追求創意的方向,而有「樸素重新鮮」之語。

金鶯出谷

海拔五百多公尺的地母廟位於金鶯山之陽,現址蓋舊廟前,附近是一片放牧草地,有鄉人於該地立石,設置土地公膜拜。地母宣布與諸聖佛共同開堂濟世後第二年,梁壬生注意到這塊地理獨特之處,經神界鑑地認可,從此地母廟建在「金鶯穴」之上。金鶯山貌似展翅金鶯的山勢,與附近的南烘溪(南港溪)、珠山(珠仔山)、鶴嶺(白鶴山)、麟崗(麒麟山)、牛崗(牛眠山)、虎嶺(虎頭山)等形成對應關係,共同構成綠湖風水地理的一部分。民國五十三年新廟定座向時,地母即特別提醒金鶯山因蘊藏龍氣,廟身必須順山勢而築以達不驚擾,保住財子壽(「壽、旺、財」)的風水。到了民國六十九年天父殿區二次啟建的切土階段,神界再次交代不可動用機器、不可切到石頭(「切皮不切骨」)、補強地基順山勢補土石…等嚴格遵循事項,維護金鶯穴的靈氣。

將地母廟比喻成金鶯的說法,對耆老們來說並不陌生,其中坤元殿供奉鎮殿地母的位置是金鶯的「頭」,由五門走向八卦九龍池的入口是金鶯的「喙」,太陰殿與太陽殿各自通往乾元殿樓梯的曲折構造,則是金鶯的「雙翅」。除此之外,作為護門鳥立於(坤元殿屋脊)太子樓「展翅降落」的金鶯,可再與「金鶯出谷」的意象聯想,藉此形容地母廟的鴻圖大業如出谷金鶯外,原本「新(金)鶯出谷」典故中所指的清脆聲音,在此脈絡或可比喻地母廟在扶鸞時期啟化萬民的任務,以仙佛勸善訓詩,達到警世、醒世的目的。

台島無二

地母廟天地雙全的建築風格,是一種在樸實中追求創意的展現,當時神界進一步指示相關細節時,經常以「台島無二」期許與互勉。「樸實」強調莊重沉穩(雅正)、工整對稱(四平八穩)的北式建築精神,發揮在屋脊的青瓦、雙層桷屋角,以及諸多對稱的設置上,例如地宮的「一殿二廳」、天宮的「一殿二宮」;或者前後、左右、上下的呼應,例如通天球(坤元殿)與天球(乾元殿)、太陽球(太陽殿)與太陰球(太陰殿)、乾元殿與坤元殿等。

樸實但重創意的設計分別在建設地宮階段與天宮階段各有偏重。地宮區域的創意除了表現在北式風格中加入新元素(太子樓、敬神台)外,更透過廟宇常見的象徵物,八卦與各類神獸(特別是龍)進行巧思設計。同時,無極生太極、兩儀、四象、五帝的宇宙演繹運行法則,在地宮區域的正殿與三川之間,形成兩組內外對應且連成一氣的設置。其中屋脊上方從太子樓(通天球)到敬神台(五麟扶兩儀)的對應清楚可見,屋脊下方從內殿牆壁(無極圖)通過正殿藻井區(太極八卦),到三川五廟門(日月星辰)與敬神台(五麟扶兩儀)的延續較不易一眼辨識。

相對於地宮,天宮部分的創意除了承襲北式精神,維繫地母廟清幽、雅緻的整體調性外,更以幾類象徵元素表達天界意境,進而與地宮形成相互聯繫但區辨彼此的清晰景緻。其中「龍」與數字「九」的意象在乾元殿被發揮得豐富多樣,從地基十八龍、藻井九龍、屋簷一百零八個龍頭、屋脊天球下的九龍,到玉帝的九龍冠袍等。天父殿區「白色欄杆」(代表雲的意象)及各殿與外在自然空間相連的「採光」設計,更是表達天界氛圍時的絕妙構思。

民國五十三年下半年坤元殿動土,耗費二十四年的寶湖全景正式啟建,民國七十七年神農殿鎮座,地母廟扶鸞時期的三大廟務之一,正式落幕。二十四年當中的前十五年先完成了「地母殿區」(地宮),包括坤元殿、三川、八卦九龍池,以及與濟世興宮相關的慈恩街開路三大工程;接著後九年完成「天父殿區」(天宮)的乾元殿、太陽殿、太陰殿與神農殿四殿建設。本章將依各建築的先後順序,分「地母殿區」、「天父殿區」、「路達慈恩」三單元一一介紹如後。

台島無二相關詩選

民國50年初 北極仙翁詩(收入民國51年《儒宗通訊》第一卷)

忽見香風次第催 三陽開泰報初回 暖寒淑氣侵宮室 濃淡韶光自去來
出谷金鶯聲巧囀 抽芽軟草葉新開 春光漏洩東皇信 萬樹梅花似玉堆

壬寅年(民國51年)三月十七日 楊公先師詩

二里相商建善堂 功成萬哉有名芳 高低深淺尋賢者 配合無差仔細詳

起初計畫要就全 勿可前途再變遷 組織委員由人選 共成美譽格蒼天

渡民化世重鸞堂 教養修心本吉祥 勿用過於求粧飾 簡單粗勇亦何妨

甲辰年(民國53年)十月二十九日 本堂主席詩

龍氣天成順脈栽 圓峰對案翠屏開 金鶯為座朝銀鶴 聖跡萬年旺壽財

甲辰年(民國53年)十一月十三日 奉旨監工王天君詩

樑上北朝式 雕形任委員 吾無求美麗 樸素重新鮮

這番要努力 一舉望成功 歷史千秋在 芳名載上穹

勿怕資源薄 堅心萬事成 集棉能作被 眾志可為城